门禁控制器的胁迫码开门功能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安全保障措施,在紧急情况下能为使用者提供隐秘求救途径。设置该功能通常遵循以下步骤。
一、确认设备支持与准备工作
在设置之前,务必查阅门禁控制器的产品说明书或咨询厂家,确认其是否具备胁迫码开门功能。部分较老或基础款设备可能不支持此特性。若设备支持,还需准备好与控制器配套的管理软件,一般可从厂家官网下载。同时,确保电脑与门禁控制器通过网线或串口线正确连接,保障两者间通讯正常;若使用网络连接,需保证设备处于同一局域网内,并知晓控制器的IP地址等网络参数。
二、登录管理软件与进入设置界面
打开门禁管理软件,使用管理员账号与密码登录。不同品牌软件界面各异,但通常在软件主菜单中会有“设备管理”“门禁设置”“高级配置”等板块。例如,海康威视的门禁管理软件,进入“访问控制” 选项卡,再点击“高级配置”,就能找到与门禁控制器相关的详细设置入口;而一些国产小众品牌软件,可能在首页直接设有“功能设置”按钮,点击后进入功能列表,从中寻找“胁迫码设置”选项。
三、具体参数设置
1、选择设置对象:若有多台门禁控制器,需在软件中指定要设置胁迫码的具体设备。可通过设备名称、IP地址或设备编号等信息精准定位。
2、设置胁迫码:在胁迫码设置区域,输入自定义的胁迫码。一般要求为4-8位数字,部分设备支持字母与数字组合。需注意,胁迫码应既便于记忆,又不易被他人轻易猜到,且不能与正常开门密码或其他特殊功能密码重复。例如,可选择对自己有特殊意义又相对隐蔽的数字组合。
3、选择报警模式:常见报警模式有“报警,开一次门然后再锁定”“报警,不开门”“报警,锁定门” 。“报警,开一次门然后再锁定” 指输入胁迫码后,门会打开,但立刻进入锁定状态,设备同时输出报警信号,适用于希望嫌疑人短暂放松警惕的场景;“报警,不开门”即输入胁迫码后,门不开启,设备马上报警,适合危险程度较高,不希望嫌疑人进入的情况;“报警,锁定门” 则是输入胁迫码后,门不打开且立即锁定,同时触发报警,多用于防止嫌疑人逃脱的场景 。根据实际需求与使用场景,合理选定报警模式。
4、关联报警接收端:设置完成胁迫码与报警模式后,还需指定报警信息的接收端。这可能包括安防监控中心的管理电脑,当触发胁迫码开门,管理软件会弹出醒目报警提示,显示报警位置与时间;也可关联保安人员的手机,通过短信或特定APP推送报警通知,确保安保力量能及时响应。
四、保存与测试
完成上述设置后,点击软件中的“保存”“上传”或“应用”按钮,将设置参数写入门禁控制器。之后进行测试,在模拟胁迫场景下,输入设定的胁迫码,观察门禁是否按预设报警模式动作,同时检查报警接收端是否能及时收到报警信息。若测试过程中出现异常,需返回设置界面检查参数,排查网络连接、设备故障等问题,直至胁迫码开门功能稳定运行 。